一、背景依据
本次动态调整NBA盘口
乡镇(街道)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及“镇街吹哨、部门报到”事项清单,本着“部门放得下、镇街接得住”原则,结合2023年首推两个清单运行反馈情况,进行动态优化,确保权限下放科学、可行、有效。主要依据吉林省《关于开展乡镇(街道)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》及《吉林省赋予乡镇人民政府(街道办事处)县级行政权利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》明确的56项可下放行政处罚事项,并遵循中央编办《乡镇(街道)履职事项清单810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的通知》(中编办发〔2024〕194号)有关权限调整的最新规范。
二、任务目标
本次调整旨在构建权责清晰、协同高效、运行顺畅的基层综合执法新格局,核心目标:一是深化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改革。依法精准赋权镇街,明确执法职责边界,推动执法资源和力量实质性下沉,实现基层综合执法全覆盖。二是提升执法效能。通过优化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强化部门联动响应,确保复杂、专业执法事项得到快速有效处置,破解基层“看得见管不了”难题。三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。完善镇街统筹协调机制,整合派驻与基层执法力量,规范执法行为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、专业化水平。四是强化能力保障。压实部门业务指导和培训责任,持续提升镇街执法人员专业素质,保障下放事项“接得住、用得好”。
三、调整内容
本次清单调整聚焦权限优化与动态匹配,具体变化如下:
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》调整(原7项 → 现16项):根据运行实际及上级要求,应急管理局收回3项、农业农村局收回1项已下放事项。新增下放13项行政执法事项,主要来源于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(2项)及农业农村局(11项)。调整后清单共16项,涵盖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(2项,主要为土地管理)、农业农村局(14项,涉及林业9项、水利4项、土地相关1项)。
《“镇街吹哨、部门报到”事项清单》调整(原18项 → 现19项):删除原清单中7项事项,同时新增8项更符合当前治理需求、需部门专业支撑的事项。形成19项吹哨事项,责任部门及事项分布为:住建局(9项)、文旅局(3项)、农业农村局(3项)、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(2项)、城管局(2项)。该机制重点聚焦“高综合、高频率、需协作”事项。